本文共 124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Uber 服务接入 Facebook 的聊天应用 Messenger、WhatsApp 放弃 0.99 美元的年费改做“公众号模式”、一直“阅后即焚”的 Snapchat 也做了个“发现”页面引入第三方服务……在聊天应用里加上更多服务看起来已经成了趋势,显然你我对这个“未来趋势”应该不会陌生,作为中国用户,谁没在自己微信里关注过公众号呢?
与此同时,根据 Business Insider 的数据,过去一年里,聊天应用在月活跃用户数上也完成了对社交网络的逆转。日前,Uber 负责开发者体验的负责人 Chris Messina 在 Medium 上更是断言,2016 将是“聊天商业之年”(Year of Conversational Commerce)。
美国一家呼叫中心 Aspect Software 最近发布了一项调查,认为如果隐私保护、便捷性等方面都做到一样好,美国人其实更愿意用聊天的方式来呼叫服务。调查数据显示,相比原先美国人爱用的语音,基于文字的服务呼叫能增长三倍多。
根据 Chris Messina 的理解,在聊天框里提供服务,能把人工回复、自动应答和推送功能结合,便于形成个性化的服务体验;而目前聊天应用里基本都配备了支付工具,这提供了强大的服务功能。
更重要的是,聊天是个远比其它应用更为高频的流量入口,拿国内的微信来说,55.2% 的用户每天要打开微信十次以上,用户在哪儿,自然服务也就跟着去哪儿。
不过,微信和 Chris Messina 定义的“聊天商业”还有所不同,微信里占大头的订阅号实际已变成营销和资讯平台,有 41.1% 的用户是为了获取资讯才关注公众号的。而订阅号和朋友圈相结合,实际上做的还是“社交网络生意”而非“聊天”,这其实更类似于国外 Facebook 的“即时文章”(Instant Articles)。
至于负责提供服务的服务号,“微信之父”张小龙也承认没达到预期,而升级版“应用号”则还在构思中。
假如不依赖社交网络,“聊天商业”该怎么做?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流量分发问题,还是拿微信来做例子,也就是未来不推送消息的“应用号”该怎么被用户发现呢?Chris Messina 在 Medium 的文章中初步设想了几个模式,可供参考。
最简单的就是像 Snapchat 一样做个“发现”页面,把服务统统集合在一起。这点其实微信在“钱包”页面里也已经做到了;此外还可以把服务接入聊天框里,像下图这样。不过这藏得也太深了,谁没事会在聊天的时候像翻收藏表情一样翻服务出来呢?
更有意思点的就是输入特定字词“召唤”某项服务,这是和聊天功能结合最紧密的,但难度也更大,毕竟正常人聊天不会像程序员一样记得各种命令语言。
总之未来的“聊天商业”就是两条路:要么把聊天当做流量入口,然后把应用做成个 Mini 手机操作系统,或者就把聊天和服务紧密结合。
无论如何,未来的聊天应用会变得越来越臃肿,这个问题是不是也该提前考虑呢?
本文转自d1net(转载)